amjs澳金沙门(中国)有限公司

动态与观点

频遇海外抢注——企业“走出去” 商标宜先行

2022-01-17
浏览量
3602

  45家企业的商标在海外疑似被抢注,平均每家1.8件……1月13日,中华商标协会发布2021年度国际商标监测预警报告,披露了该协会313家会员企业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监测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在海外疑似被抢注商标的会员企业占比达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上国际舞台,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相关商标在海外被抢注也成为较为高发和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探讨应对策略,助力中国品牌更好地“出海”远航。

  企业频遇抢注

  中国120多家玩具礼品企业在智利遭遇商标抢注,“大白兔”商标在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遭遇抢注……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的事件屡见不鲜。

  “商标被海外经销商抢注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的情形之一。”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孙志峰举例介绍,我国某机电企业的商标曾在巴基斯坦被代理商抢注,并以此要挟该机电企业授予其获得在巴基斯坦5年的独家代理权。

  “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商誉的重要载体,如果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将会对企业进入海外市场造成困扰。”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表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制度存在一定差异,一旦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通过法律程序成功追回被抢注商标的难度和成本较大,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可能需要花高额费用购买被抢注的商标,甚至放弃相关海外市场,影响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商标海外抢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批量抢注。在商标领域,有一些以大量抢注商标并据此维权的“职业抢注人”,他们往往将一个行业里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的商标批量抢注。“这些商标被抢注有可能直接导致中国制造的‘正品’被认定为‘冒牌货’,企业拿回商标权需要与‘职业抢注人’进行较为艰难的谈判。”孙志峰表示,商标制度具有地域性,海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标申请注册规则等与我国存在差异,致使一些企业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时,维权信心和力度不足。

  “我国百余家玩具礼品企业的字号及商标被某外籍商人以个人名义在智利申请注册商标一事,让我国企业对商标的国际布局与保护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体会。”中国赴智利商标维权代表团法律顾问、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宁立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企业最终成功追回被抢注的百余件商标,但是也给市场主体敲响了警钟——商标无小事,要做有心人,企业“走出去”,商标宜先行。

  专家支招献策

  “及时、完备的海外商标布局,是我国企业开展商标海外维权的重要基础。”熊文聪表示,商标权的地域性很强,商标通常只有在当地被核准注册后才能产生法定权利,从而受到严格保护。因此,在商品的生产销售地区、企业的核心及潜在市场等重点国家或地区及时进行商标布局,是防止海外商标抢注、维护品牌权益最有效的策略。

  “针对商品的生产地区、企业的重要及潜在市场等重点国家或地区,我国企业应进行商标监测,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纠纷。”宁立志表示,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对海外商标注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自身商标是否被他人在海外抢注,以在被抢注商标的审查或异议等阶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被抢注商标获准注册后产生不可避免的纠纷。如果企业已经在海外遭遇商标抢注纠纷,则应该细致研判形势,选择对企业整体发展最为有利的策略,同时要充分了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法律及制度规则,运用适宜的手段推动纠纷化解。

  记者了解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标注册制度不同,与我国不同的是,一些国家采取“绝对事由审查+先注册后异议”的注册审查模式。对此,宁立志提醒,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即使企业取得注册商标,也无法防止他人申请注册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因此更加有必要进行商标监测。商标监测可以由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也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利用相关国家或地区官方的商标数据库和一些商业数据库,来对海外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商标申请注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孙志峰则建议,我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第三方观察”制度,在商标申请阶段提交书面函件陈述反对被抢注商标申请注册的理由,如与自身在先申请或注册的商标近似、对方系作为代理商或经销商进行抢注、恶意抢注自身知名商标等,这一制度为被抢注人应对他人恶意抢注提供了机会,而且相对于异议、撤销、无效等程序成本较低。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更加强烈、步伐不断加快。商标国际注册是品牌出海的‘通行证’,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商标品牌意识,既要用商品品质、科技含量和商业信誉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积极预防、及时阻止商标抢注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熊文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