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js澳金沙门(中国)有限公司

动态与观点

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绿建未来”

2021-09-01
浏览量
6901

  随手关灯、双面用纸、少开一天车……每个人的1个低碳行为就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8月25日,我国迎来了第9个“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旨在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那么,如何利用好新能源?如何发挥新能源的独特优势?怎样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峡能源)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产业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以及突破能源瓶颈的战略性产业。”三峡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仲平介绍,三峡能源在海上风电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建设布局等方面处于优势位置。一方面,三峡能源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多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已现雏形;另一方面,在福建搭建样机试验风电场,并建设了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产业园,涵盖叶片、构件、风机整机等全产业链,已生产出8兆瓦、10兆瓦机型,年底有望研制出12.5兆瓦大容量机型,有力推动了海上风电机组“中国造”。

  “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机登场

  近日,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的海上风电场三峡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安装的风电机组容量超过100万千瓦,标志着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由蓝图变为现实。同时,在设计、制造、建设等方面,项目提交了名为“激光雷达测风浮标海上对比验证试验场及其试验方法”“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大尺度模型试验系统及制作方法”的相关专利申请。

  据了解,该项目共规划五期,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是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目标计划安装269台海上风电机组,建设3座海上升压站。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约4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转型带来了有力支撑。

  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突破

  7月18日,在江苏如东黄沙洋海域,重达2.2万吨的三峡如东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海上换流站在驳船的托举下,成功完成了与导管架的毫米级精准对接,这标志着由三峡能源建设的亚洲首座海上换流站顺利完成安装。该换流站是目前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体积最大的海上换流站。“江苏如东项目是亚洲地区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运用于海上风电的项目,得益于国家对重点专项科研与首台套示范应用项目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才得以顺利完成。”吴仲平表示,柔性直流输电是海上风电经济性和可靠性最优的技术。在研发过程中,三峡能源组织各参建单位形成项目团队进行科技攻关,解决了设备关键部件自主生产制造、首台套应用、复杂空间大规模高空吊装、狭窄空间高电压绝缘试验、全站电气系统预调预试等多项技术难题,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超长梅雨季节等不利因素影响,确保了海上换流站平台就位的目标时间节点。

  科技攻关团队针对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的系统主接线、系统过电压及绝缘配合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组织攻克了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紧凑化电气关键设备、高压直流海底电缆、超大尺寸海上平台等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同时,团队规划了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运行及维护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形成多篇技术报告,提交了多件相关专利申请。这些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海洋工程领域多个技术空白,对我国远海大容量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如东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整体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将达2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3万吨,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吴仲平介绍,通过联合设计院、高校实验室、研究院所、制造商等单位集中攻关,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的多方优势,成功研发制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重点装备,为后续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及装备保障。

  目前,三峡能源累计网装机规模容量超1500万千瓦,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我们将新能源作为核心主业打造,在资源、资金、管理决策、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吴仲平表示,三峡能源将始终秉持“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目标,不断加快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业务发展步伐,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三峡能源将用三峡智慧赋能中国技术全面“出海”,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